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,对研学行业产生了极大影响。在后疫情时代,如何依据国家的政策方向,重构、优化研学行业的发展,让青少年真正受益,还有许多工作要做。
课程服务逐渐走向系统化、专业化。研学行业发展至今仍然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。研学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,核心是课程。研学课程的设计原则,应该是以研学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。研学如何与校内教育关联挂钩,如何充分地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,如何设计出能够让学生真正深度参与的课程,如何统一标准、规范、理论体系等等,仍然是不可回避的普遍性问题。下一步的发展当中,研学课程仍然是研学行业发展当中的一个核心竞争点。

近几年的研学仍然大多以景区、博物馆等作为目的地,并围绕景区和博物馆的资源在设计活动、开发课程。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介入研学课程设计体系之内,原来简单的观光、听讲解、做记录一定会向更具深度的内容发展,相关课程更具融合性、活动性、参与性、趣味性。这样的课程也会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,对他们有益,受他们欢迎。

基地、营地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日趋凸显。研学基地和营地,在未来的总体研学服务支撑当中一定是关键。学生集体出行时容易出现不好管理的情况,并且会在吃住行方面遇到各种问题,甚至面临各种安全隐患,所以专业化强的营地、基地的需求度会越来越明显。营地建设和营地课程的开发、营地教育从业人员的培训,将来必然会成为研学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。
基地、营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,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自建的模式。但是,大多数的企业想要参与到营地建设当中,可能需要通过合作,比如给一些基地、营地设计课程,和基地及营地开展营销合作,甚至推动一些具有改建可能性的基础设施转型为研学基地、营地。在改建当中,企业也可以去做一些重投资,在基地当中获得话语权,这对未来的发展可能也比较有益。
人才聚集和培养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。对于研学人才,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:研学首先属于教育板块,是一个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,需要培养专业人才。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分为多种方式,比如企业内部系统化培训、业务实操与竞技、社会上的专业培训等等。另外,也可以考虑与高校或者与培训机构对接,通过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,实现长效化的人才培养、储备。总之,一定要培养专业人才、专业化团队,才能推动企业长久而良性的发展。